身為農人用心耕作土地,身為消費者善待每一份糧食

2021 年 8 月 14 日

「身為農人用心耕作土地,身為消費者善待每一份糧食」


劉怡伶/文


在壽豐鄉成立心地善糧農產行的有機青農王彥棠,因對農業有興趣,民國一○四年前來花蓮從農。七年級的他說,從農至今,因農作與產業等行政需要,以「心地善糧」為名,盼傳達「身為農人用心耕作土地,身為消費者善待每一份糧食」的理念,除以此名正式登記為農產行,也作為個人農作的品牌。
王彥棠說,自己與黃兆瑩、呂琬婷、林佩蓉、林祐賞等人,因大家都是六、七年級生,也都不是本科系從農出身,經歷也差不多,但由於對農業有興趣,就共同組成「花蓮伍GO農」。


歡迎對農業有興趣卻沒有農業背景的朋友來實習
「花蓮伍GO農」,歡迎對農業有興趣,卻沒有農業背景的朋友,可先來農場實習。王彥棠說,從農以來,走過許多路,參加花蓮農改場農民學院,也感謝東區分署與縣政府等單位輔導與幫助。


只要有計畫可申請,都會努力去申請,這對從事有機農業的青農而言,實在太重要。他說,團隊耕作面積二十五公頃 ,主要作物是水稻與雜糧,以水旱輪作進行有機耕作。
王彥棠表示,團隊做任何投資,都會評估半年到一年的還款能力,確定後才決定進一步要做什麼;二十五公頃面積大,採機械化耕作,所以團隊每個人都會分擔操作各項機具。
他提到,水稻採零售,有固定客戶端,一期稻會種植二至三甲地,二期稻則種八到十甲地。雜糧與特殊品項種植,則採機動調整,紅豆在下半年種,黑豆、毛豆、花生等則種得較少;作物耕種面積也是大家討論後,擬定耕作計畫執行。


王彥棠強調,每項作物都是大家親手種出,屬於團隊用心管理,全年無休的付出,這就是農業最根本的一塊「關心土地、親手種出屬於自己的作物」,這是誠信,更是被消費者信任的品牌。


由於都是第一代青農,碰到最大困難,就是要承租土地困難。他說,由於都是來自外地,較沒有地緣上的優勢,土地承租上也相對劣勢;現在有朋友也想過來從農,但較難租到土地,另有關病蟲害、氣候等問題,是從事有機一定會遇到的,這是不可抗拒,如果該努力的都做了,還是發生,就只能接受。


朝向成立合作社邁進
現在正朝向成立合作社邁進,名稱為「有限責任花蓮好生活農業勞動合作社」,由於團隊都不是農二代,是新進農民,歡迎沒有經驗,對農業有興趣者,都能來看看聊聊。
王彥棠表示,歡迎想加入的朋友能與我們打打招呼,如需要產品諮詢、訂購需求,也請不要客氣,可直接發訊息;另也能在Line APP列表搜尋:心地善糧農產行,ID搜尋:@wns8892j,或點選連結(網址:https://line.me/R/ti/p/%40wns8892j)。(花蓮縣政府 廣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