齊柏林駕直升機看見台灣,69年次的盧紀燁玩空拍機看見西瓜。科技與農業在雲端相遇。
天藍得透光,幾抹悠閒的浮雲乘風飄盪在東台灣的海岸山脈間。一畦畦的西瓜田猶如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筆下的圓點,在綠藤間冒出淺綠點點,而頭戴花斗笠的瓜農們頂著豔陽,正在溪床上分頭工作,這個季節的工作重頭戲是為西瓜疏果,摘除小西瓜綿,讓養分完整地保留給唯一的一顆大西瓜。
空拍機蒐集大數據,解謎西瓜
到底家裡的田有多少西瓜?學財務金融的盧紀燁想解開謎團,而手上的空拍機就是秘密武器。2010年的11月23日返回花蓮壽豐鄉的盧紀燁笑說自己當初是為了「解決家裡的問題」,他好奇:明明種了一千兩百顆西瓜,為什麼收成的時候只有八百顆?消失的謎樣西瓜是因為甚麼原因減少的?
有別於傳統瓜農是用人工巡田水的方式計算西瓜產值,巡一圈要花上二、三天,盧紀燁四年前開始構思用空拍機紀錄西瓜成長資料,透過GPS精準定位每一顆西瓜的位置,2017年進一步跟夥伴研發圖材拼接軟體,把一張張的照片黏合為一畦畦的西瓜田大圖,不僅可以更為精準預估產量,也從田間數據變化找出西瓜消失的原因,可能是在某個時間西瓜已經有疫病或蟲害,點點滴滴累積出西瓜大數據,作為田間施作改進的參考。
「傳統農業能不能導入科技?這取決於大家能不能獲利。」盧紀燁指出,目前他和伙伴一起,幫瓜農們空拍瓜田,但是如果要真的廣為應用與推廣,盧紀燁推估還需要五年,「要把不同的科技軟體打包為一套軟體或是行銷推廣的工具,降低農友們的進入門檻,才有可能真正透過科技幫助農業。」他說。
透過科技,建立產銷預估數字
科技能做的事情很多,到底花蓮的西瓜田栽種面積有多遼闊?盧紀燁在2020年協助花蓮縣政府與縣農會進行西瓜空拍計畫,透過比對衛星雲圖,區分出栽種南瓜、西瓜等不同作物的面積,一畦一畦量測西瓜田的長寬高,北起木瓜溪、秀姑巒溪、一路往南到三民國中,「我們拍的是規格化、制式化的數據,從西瓜田面積、西瓜大小、健壯與否到預計什麼時候可以收成……都可以透過空拍機紀錄。」逐步建立精確的花蓮大西瓜產銷地圖。
不只西瓜,盧紀燁也曾盤點過水稻、高麗菜、火龍果等數量,「其實空拍在產量預估上有一定的科學準確度,我覺得這些資料的終極作用是希望能協助政府進行產銷預估,避免產銷失衡,如此才能真正幫到農民。」盧紀燁博士班的論文研究的正是產銷供需的課題。
除了記錄面積跟預估產量,花蓮縣政府也透過花蓮縣農會,委請盧紀燁透過空拍機拍攝「西瓜生長的縮時攝影」,讓消費者不只是大口享用花蓮大西瓜,還可以透過影片認識口中的西瓜成長史。最重要的是,「未來可以結合產地標章,讓消費者吃到真正的花蓮大西瓜。」盧紀燁期許。
無論是空拍西瓜田或縮時攝影,這些數據正逐步建構花蓮西瓜產業的基礎建設。科技與農業在雲端相遇,讓甜美的花蓮大西瓜長得頭好壯壯、價格穩定地送到家家戶戶的餐桌上。
或使用Email登入
還不是會員?註冊帳號或使用臉書快速註冊
用 Facebook 登入